新华日报:我省评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 他们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作者: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新闻网 开元体育(中国):2023-09-25 投稿时间:2023-09-25 点击量:633

本报记者 程晓琳

青春在何处闪亮?微光成炬,担当栋梁。近日,由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的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推选结果出炉,东南大学马近斐等 10 人获评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青海支教团等10个团队获评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勇于实践、甘于奉献之姿,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远赴山海种“桃李”

“一个小姑娘为什么要选择去西藏支教?”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研究生吕佳璘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她连续6年投身支教,志愿项目惠及近7万人次。大学毕业后,吕佳璘主动报名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奔赴雪域高原。由于当地师资紧缺,大多数教师都要身兼数职。吕佳璘主动承担起大量教学行政工作,身兼数职,跨 2 个年级、6 个班级、4 门科目,累计支教500余天,教授学生400余名。她曾驱车两小时到海拔5000多米的牧区家中为近20 名儿童“送教下乡”,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或许力量微弱,或许影响有限,但我坚信,萤萤微光可成炬。”每每提起支教,吕佳璘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团中央“一起云支教”公益行动的指引下,依托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平台,她落实了河南、陕西、江西的7所教学基地,打造精品课程包 6 套,讲授课程 1850 余节,授课时长 3.4 万小时,助益学生1.6万名。

支教彰显了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发光发热,贡献青春力量。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普月来自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县,那里曾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走出大山后的普月深知“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性,连续8年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开展社会实践。从家乡云南玉溪到贵州黔东南,再到西藏拉萨,她累计为支教地中小学 20 多个班级、800余名学生讲授10余门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到班级管理,成为了一名全科全能型支教老师。

在江苏师范大学有这样一群逐梦青年,用脚步丈量山海,以青春接力奔赴。2015年江苏师范大学组建研究生青海支教团,至今已连续9年选派9届研究生青海支教团共 145 名(149 人次)优秀研究生赴青海省海南州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支教学校覆盖海南州5县33所学校,支教班级总计达400余个,支教时长达 9 个学期,支教课时量达 3.7 万余课时,辅导学生达 2.5 万余名。3200天的接力、9年的坚持,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青海支教团书写了一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之歌,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的情怀底蕴和责任担当。

胸怀仁心“医”万物

帮助误入歧途的孩子重回正轨,有多难?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醉至今仍记得帮教第一个孩子小峰(化名)的情景。

小峰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失父母关爱,他逐渐沉迷于网络世界,为购买游戏装备两次盗窃,最终被警方破案抓获。9个月的陪伴教育中,陈醉帮助小峰从逆反、抵触转变为正确认识错误,获得直面生活的勇气。去年8 月,小峰收到心仪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并给陈醉寄来感谢信,“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盗窃的惯犯。我会铭记姐姐的教导,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营养餐”为何进不了“肚子”?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隐性饥饿”定义为由于偏食、挑食等原因导致的营养失衡现象。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志清深入探索“饮食教育”,2020年,他带领团队为云南保山芒宽民族中学开展食育课堂。去年 10 月至今,他在无锡市育红小学、幼儿园以及相关社区开展了多次食育教学课堂,与无锡市少年宫合作开展了10场实践课堂。自2018年起,张志清带领“青芽”食育志愿服务团队走过新疆、云南、福建、江苏4个地区,开展食育课堂 110 场,受益超 18000 人次,为实现“让中国儿童远离隐性饥饿”的目标贡献力量。

始于医心,臻于至善,青春医者践行使命担当。面对社区医疗资源紧缺状态,东南大学医学院“慢病管家”志愿服务团队聚焦江苏慢性病患者,在无锡市、南京市、徐州市等地开展健康知识宣讲、社区义诊、居家护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形成软硬件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方案用于实践,为社区慢病管理打开一扇新窗。6年来,志愿服务团带领1691名志愿者奔赴8省17市,开展了6期志愿服务。合计开展社区宣传讲座 262场,服务社区医生785 名,惠及慢性病患者36.2万人。

用脚步丈量山河,将江豚的“微笑”留给世界。7年来,开元体育长江江豚保护实践团带领志愿者编写教材、建设平台、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开展科学考察,开展江豚保护科普宣教和科学研究,共举办江豚保护主题活动300余场,足迹覆盖5省20市,累计行程达10万公里。团队主编或参编了江豚科普教材《我们的江豚,我们的长江》《守望长江微笑》《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同时,团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发了“江豚保护志愿者联盟”微信小程序,打造江豚保护线上活动阵地,2022 年全年共开展 20 期线上科普公开课,累计3万人次观看学习。

与时俱进答新卷

“依托法科生的专业优势,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做实事,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在基层落地生根。”7 年来,东南大学法学院 2023 级博士研究生马近斐带领团队奔赴云南南华、江西余江等地,累计踏勘 6 镇 7乡,走进 22 个乡村,深入 400 余户人家,帮助化解法律纠纷30余起,调解案件总额达16万元。

南华县地远而偏,当地缺乏专业普法力量,马近斐就引入“互联网+”普法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了解法律知识。回到学校后,他又在思考新的问题:如何让对乡村的法治帮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对此,他积极联络,促使东南大学法学院与南华县龙川镇二街社区党总支签订共建协议,在当地挂牌法治示范村共建基地。他组织团队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婚姻家庭、借贷纠纷、赡养纠纷等基层群众在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法律纠纷撰写法律援助案例集锦达8万字,通过互联网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帮助基层群众做“法律明白人”。

“老师,我们能看见火箭和卫星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育星领航科普团成员们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而他们做的工作,就是用科技创新赋能航天科普,让星辰大海触手可及。长期以来,航天科普仍然囿于讲理论、学书本,由于航天科技的特殊性,很难让参与者见到真实的航天器,更不用说实验操作了。

针对“理论多、实践少”这一问题,团队充分挖掘专业优势,合力开发航天科普教具。团队现已具有涵盖桌面教育卫星、火星车在内的航天科普系列教具25套,将航天器“零距离”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航天器工作原理。同时制作云科普短视频180 余部,科普推文 350 余篇,累计浏览量达数千万次。团队每年开展科普活动百余次,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实践足迹遍布江苏、四川等10余个省份。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学农爱农必须两脚沾泥。”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董振杰5 年来带领团队步履不停,前往扬州、泰州、盐城等地的乡村一线开展农情调研、提供助农服务,开展“新式水稻生态秧盘”的推广示范,积极搭建乡土人才学技术、提能力的培训平台,把现代农业知识送至农民手中。

董振杰针对农民育秧痛点,坚持科技攻关,研发的“新式水稻生态秧盘”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 9 项,产品推广面积超 10 万亩。如今,他成为了村民们口中的育秧专家。“我的梦想和千万农学人的梦想一样,就是稻菽千重浪,禾下好乘凉。”董振杰说。

新华日报2023年9月20日版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9/20/node_5.html#content_1243585

分享到: